各位老師:
為深入貫徹國家、省有關教育信息化建設和“互聯網+”行動計劃的精神,加快推進高等學校“互聯網+教學”,促進優質教育資源開發共享,努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根據《浙江省高教學會教育技術專委會關于舉辦2019年浙江省高校教師教育技術成果評比活動的通知》要求,為提高我校教師教育信息化技術應用能力素養,決定舉行2019年教師教育技術成果評比活動,并將高質量作品于9月初推送省賽。現將評比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評審項目
1.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案例
2.精品資源共享課
3.微課
二、評比內容及要求
1.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案例
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案例是指教師使用信息技術進行創新教育教學活動,且成效顯著的案例。鼓勵機器人教育教學、創客教育教學、人工智能教育教學類的案例報送。
1)參評作品須提交案例介紹文檔、教學活動錄像和相關材料。
案例介紹文檔可包括:教學環境設施與課程建設、教學應用情況、教學效果、教學成果、獲獎情況、推廣情況等。
教學活動錄像:反映創新教育教學情況,針對案例特點,提供合適的教學活動錄像,可以是具有代表性的單節課堂教學實錄、多節課堂片段剪輯、專題介紹視頻等多種形式。使用 mp4 等常用格式,大小不超過 500M,時間總計不超過 50 分鐘。
相關材料:教學設計方案、課程資源等。
(2)參評作品必須是我校教師自主設計或主要參與設計,不侵犯任何第三者知識產權的課程教學案例。
(3)參評作品不曾參加任何相關評審或是出版,已經獲獎或已報送教育部立項的成果不在本次評審范圍內。
(4)參評作品設計完成時間應在近兩年之內,2017 年之前的作品不予評審。
2.精品資源共享課
資源共享課成果應是一門完整的網絡課程,有完整的課程內容體系、新穎的教學設計思路、豐富的、多元化的課程相關資源及配套的課程教學實況錄像。
(1)參評作品必須是我校教師自主研發或主要參與研發,不侵犯任何第三者知識產權的網絡課程及課程資源。
(2)要求資源共享課成果不曾參加任何相關評審或是出版,已經獲獎或已報送教育部立項的課程將不在評審范圍之內。
(3)參評作品設計完成時間應在近兩年之內,2017 年之前的作品不予評審。
3.微課
微課是指基于教學設計思想,使用多媒體技術在 5-10 分鐘以內就一個知識單元進行針對性講授或討論的一段音視頻。系列微課是指一系列或具有連貫性知識點的微課。
(1)可以使用手機、數碼相機、DV 等攝像設備拍攝和錄制,也可以使用錄屏軟件錄制的音、視頻或其它,形式不限。
(2)畫質清晰,文字內容正確無誤,無科學性、政策性錯誤;聲音清楚,語言通俗易懂、深入淺出、詳略得當,講解精煉。時間須嚴格控制在 5-10 分鐘。微課片頭顯示標題、作者、單位、微課適用對象及微課所屬學科、教材、單元、知識點等信息,微課標題以知識點命名。微課選題得當,具有針對性,適合于多媒體表達,避免“黑板搬家”現象。選題應圍繞日常教學或學習中典型、有代表性或課堂教學過程中難以用傳統方式解決的問題進行設計。
(3)在量上要求不少于 5 節微課程,總時間不低于 25 分鐘。
(4)參評作品必須是我校教師自主研發或主要參與研發,不侵犯任何第三者知識產權的網絡課程及課程資源。
(5)參評作品不曾參加任何相關評審或是出版,已經獲獎或已報送教育部立項的成果不在本次評審范圍內。
(6)參評作品設計完成時間應在近兩年之內,2017 年之前的作品不予評審。
三、評比要求及截止時間
各位老師請于2019年8月29日前(即作品接收截止時間)上交評比作品及報名表(附件1)。
四、獎勵辦法
(一)獲獎作品學校將根據《溫州醫科大學關于印發教學建設與研究業績獎勵實施辦法的通知》(溫醫大〔2018〕149號)給予一定的獎勵,在“溫州醫科大學教師在線學習中心”推介展示。
(二)獲獎作品將選送參加2019年浙江省高校教師教育技術成果評比。省里獲獎的教育技術成果,浙江省教育技術中心和浙江省高教學會教育技術專業委員會將正式行文公布,頒發獲獎證書,組織大會交流、研討與觀摩。
五、聯系方式
具體事宜請咨詢教育教學處(醫教樓20樓),聯系人:黃金枝(88067999)。
教育教學處
2019年7月12日
Copyright? 2024 All Rights Resevered. 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學院 版權所有. 備案號:浙ICP備05076115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