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備【 1195 】 33 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委,教育廳、文教辦 ( 教衛委 ) ,北京、天津市、廣東省高教局 ( 廳 ) :
為了貫徹 (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 ) 的實施意見,保障高等學校辦學的基本條件,執行 ( 高等學校實驗室工作規程 ) ,加強教學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保證基礎課的教學質量,提高實驗室投資效益。經過一年的試點和廣泛征求各地不同類型高等學校的意見后,現將修改定稿的 “ 高等學校基礎課教學實驗室評估辦法 ” 和 “ 高等學校基礎課教學實驗室評估標準表 ” 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研究,精心組織高等學校開展評估工作。
附件: 1 .高等學校基礎課教學實驗室評估辦法
2 .高等學校基礎課教學實驗室評估標準表
1995 年 7 月 6 日
附件 1 高等學校基礎課教學實驗室評估辦法
根據 ( 高等學校實驗室工作規程 )( 國家教育委員會令第二十號 ) ,要逐步建立高等學校實驗室的評估制度的要求,特制訂本辦法。
一、評估目的
推動高等學校基礎課 ( 含技術基礎或專業基礎課 ) 教學實驗室的建設,在設置、教學、設備、環境、隊伍、制度等方面普遍達到基本條件和要求,改善實驗教學手段,加強實驗室的規范化管理,提高實驗教學水平和投資效益,
更好地為培養合格人才服務。
二、范圍
適用于基礎課與基本訓練的實驗室 ( 含技術基礎課或專業基礎課 ) 。
三、評估標準及應用
本評估標準,是基礎課 ( 含技術基礎課或專業基礎課 ) 教學實驗室條件合格評估標準,教學質量和實驗室水平評估規范應按有關規定進行。評估標準的體系分為六項 39 條目。其中重點條目 ( 帶 * 號 )19 條,一般條目 20 條。每條有評估內容、評估標準、評估方式、自評、評估、記事等欄目。 “ 自評 ” 是指各高校自己評估的結論, “ 評估 ” 是上級主管部門評估的結論, “ 記事 ” 是記錄該條目特色或不合格的主要差距等內容。評估要按各條目逐條評估。所有評估條目全部合格的,該實驗室即為評估合格。如有一條重點條目或累計有四條以下一般條目不合格的實驗室,在兩個月內整改后可請評估組的二位專家復核。如有兩條重點條目或累計五條一般條目不合格的,即為不合格實驗室,需要認真整改,待下一個年度重新申請評估。評估合格有效期為五年。
四、實施辦法
( 一 ) 自行評估:各高校根據 ( 高等學校基礎課教學實驗室評估標準表 )( 見附件 2 以下簡稱標準表 ) 規定的各條標準組織自評;
( 二 ) 地區評估:學校自評合格的實驗室由學校提出申請報請省、自治區、直轄市教委、高教局、教育廳組織地區評估;國務院有關部委所屬高校,可在地區評估之前,組織本系統所屬高校進行實驗室評估工作;但必須按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參加地區評估;地區評估的面不少于各高校應評估實驗室總數的 3 / 4 ;評估合格的實驗室,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教委、高教局、教育廳頒發合格證定期地組織抽查。
( 三 ) 國家教委評估
對于爭取進入 211 工程的高校的基礎課 ( 含技術基礎課或專業基礎課 ) 教學實驗室,在參加地區評估合格后,由學校提出申請報請國家教委組織評估驗收。國家教委采取抽樣方式評估,抽樣數量不少于應評估數的 1 / 4 。評估結果將向社會公布。
( 四 ) 操作辦法
1 .評估組一般由 5 人組成。其中專職教師 3 人,管理專家 2 人。設組長 1 人,副組長 1 人。學校自評的評估組在學校領導授權后,一般可由實驗室主管處牽頭設立;地區評估的評估組,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委、高教局、教育廳負責組建;國家教委的評估組由國家教委條件裝備司牽頭組建。
2 .評估采取現場實地考核評估方式,學校提供有關資料和數據,每位評估專家按照 “ 標準表 ” 上的內容逐條進行評審 ( 聽、問、考、查 ) ,然后逐條匯總 5 位評估專家的 “ 標準表 ” ,進行統計、審議,確定合格條目數。并寫出實
驗室評估結論意見書。高等學校基礎課 ( 含技術基礎或專業基礎課 ) 教學實驗室,評估意見書格式附后。
3 .評估匯總資料及結論意見書,學校自評的由實驗室主管處負責存檔管理;地區評估的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存檔管理,作為學校總體辦學條件的重要內容,提供給有關部門使用或向社會公布。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vered. 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學院 版權所有. 備案號:浙ICP備05076115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