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2020年度衛生領軍人才、創新人才、醫壇新秀培養對象的入選名單出爐,我院趙云娥教授入選衛生領軍人才,俞阿勇、陳世豪、劉勇等3人入選衛生創新人才,張紹丹、李明、包芳軍等3人入選醫壇新秀。截至目前,我院共有4人入選浙江省衛生領軍人才、9人入選衛生創新人才、8人入選醫壇新秀培養對象。
領軍人才
趙云娥,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附屬眼視光醫院副院長。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專家會員、中國醫師協會兒童眼健康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女醫師協會視光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曾入選溫州市跨世紀551工程人才,杭州市江干區政協委員等。擅長白內障、角膜病、青光眼等眼前節疾病的診治,尤其在先天性白內障手術,復雜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飛秒激光白內障手術,多焦點及散光矯正人工晶體植入術,屈光性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及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遠視、散光、老花、特殊疑難屈光異常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有各類白內障手術數萬例經驗,多次在國內外大型學術會議上做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現場演示,多次在大型學術會議上作為專家導師指點年輕醫師手術。主持兒童晶狀體病創新學科,主持國家自然基金2項、科技部重點研發課題1項及省部級課題多項;曾作為主要參與人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在Ocular Surface、IOVS、AJO、JRS、JCRS等雜志發表SCI文章40余篇及中華系列眼科雜志發表文章數十篇。
創新人才
俞阿勇,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醫院集團南寧眼視光眼科醫院院長。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白內障臨床中心主任、倫理委員會(SIDCER-FERCAP國際認證)主任、SCI期刊Eye and Vision編輯部主任。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白內障及人工晶狀體學組委員。全國優秀教師,全國住培優秀帶教老師,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成員,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省級優秀教師暨浙江省高校優秀教師,浙江省醫壇新秀,浙江省優秀青年眼科醫師,溫州市重點科技創新團隊(眼內屈光手術)帶頭人,溫州市醫德模范,溫州市“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溫州名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各級課題約50項。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10項(包含國際發明專利4項),其中無黏彈劑人工晶狀體手術相關技術及設備獲國際發明專利,角膜散光實時手術定位系統獲國家發明專利,均已轉化。人民衛生出版社《屈光性白內障手術系列》叢書(全套六冊)和《精準屈光性白內障手術》主編。
創新人才
陳世豪,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屈光手術臨床中心主任、學科帶頭人、臺州眼視光醫院院長。美國新英格蘭視光學院博士畢業,美國太平洋大學臨床客座教授。為美國、挪威、希臘、西班牙等多國訪問學者,溫州市首批重點實驗室(屈光手術)主任。全球交聯專家會議中國代表,國際屈光手術協會會員,中國醫師協會眼科專委會屈光學組首屆委員,中國微循環學會眼屈光組首屆常務委員,省眼科學會青委會副主委,省光學學會常務理事,國際隱形眼鏡教育者協會資深會員。參編和副主編多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十二五”國家級規劃系列教材《視覺神經生理學》 、全國衛生院校高職高專教學改革實驗系列教材《眼應用光學基礎》 和《Corneal topography: A Guid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the wavefront era, 2nd edition》等國內外學術專著。獲國家教育部成果獎二等獎,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浙江省首屆醫壇新秀稱號,溫州市名醫稱號,為浙江省151和溫州市551人才,入選臺州市“500精英計劃”。
創新人才
劉勇,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納米生物技術在眼科診療器件上的應用,包括視神經再生芯片、眼用生物傳感器、眼藥載體、與眼部光學成像儀等,引領了國際上關于雜原子摻雜共軛碳環納米技術在眼用器件上的應用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重點項目等國家級課題4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Angew. Chem. Int. Edit.等國際頂級期刊發表SCI論文40余篇,研究成果被Science、Nature Materials、Nature Chemistry等權威期刊引用6300余次;一篇論文入選“2007-2016年近十年中國論文被引用次數最高前十”, 6篇論文入選ESI前1%高引用論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9項,國際PCT發明專利2項;以主要完成人獲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浙江省醫藥衛生科技獎一等獎。入選國際先進材料學會會士、Scopus青年科學之星生命科學新星、浙江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浙江省高校領軍人才高層次拔尖、溫州市5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等。
醫壇新秀
張紹丹,博士、副主任醫師,現任我院青光眼專科副主任,溫州醫科大學青光眼研究所副所長。香港中文大學和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訪問學者,中國醫師協會循證醫學專業委員會循證眼科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眼科病理學組委員,中國微循環學會眼微循環專業委員會青光眼學組委員,浙江省醫學會臨床流行病學與循證醫學分會青年委員,《國際眼科縱覽》雜志編委。遼寧省“百千萬人才計劃”千層次人才。主要從事青光眼視神經損傷與保護相關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并在青光眼機會性篩查方面開展系列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發表學術論文53篇,其中SCI收錄24篇(一區3篇,TOP期刊5篇,單篇最高影響因子12.336)。獲授權專利3項(含國際發明專利1項),遼寧省自然科學成果二等獎1項。
醫壇新秀
李明,博士、副主任醫師、美國Bascom Palmer Eye Institute訪問學者。長期從事眼視光醫學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眼部影像技術、視功能檢測技術及其在眼部疾病和全身系統性疾病中的應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發表SCI論文10余篇,以主要完成人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各一項,獲2020年度中國愛爾眼視光新秀獎。擔任亞洲角膜塑形學會執行秘書長,中國老年醫學學會眼科學分會委員,中國醫促會視覺健康分會青年副主任委員。
醫壇新秀
包芳軍,眼科學博士、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浙江省力學學會軟物質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醫學會數字醫學分會委員、浙江省醫學會激光醫學分會角膜激光學組組員。英國利物浦大學榮譽訪學教授及博士生答辯外審專家,美國視覺與眼科學研究協會年會(ARVO)International Travel Grant獲得者,入選中國眼視光英才培育計劃(明日之星),浙江省科協“育才工程”資助人員。從事眼科臨床工作多年,擅長SMILE/FS-LASIK/TPRK/ICL等屈光手術矯治屈光不正,尤其在結合生物力學性能診治圓錐角膜(含角膜交聯術)及提高屈光手術預測性方面居于國內前列。主持10多項國家級及省市廳級課題,在SCI收錄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
據悉,為培養政治素質好、業務水平高、創新創業能力強的高層次衛生人才隊伍,2019年浙江省印發了《浙江省新一輪衛生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實施辦法》,計劃在“325衛生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的基礎上,組織實施新一輪衛生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即在五年內全省分批培養50名領軍人才、500名創新人才、1000名醫壇新秀。
Copyright? 2024 All Rights Resevered. 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學院 版權所有. 備案號:浙ICP備05076115號-4